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消费观察 > 消费观察

消费观察

让“中国农业 世界知道” 王峥嵘:我在汉长安城种蘑菇

2023-10-11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去见王峥嵘的那天,西安正逢雨天。车子一路向北,驶进汉长安城遗址核心区。

“东长安,西罗马”,作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遗址保护总面积达到65平方公里的地方,和古罗马城一样,是世界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在西汉200多年中,一直扮演了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角色,这座全世界留存也不多的完整遗址如何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已经成了一个国家级课题,当地政府在探索和实践中似乎发现,都市科技农业可以作为一个试点。

“在长安城种蘑菇的小姑娘”

王峥嵘,陕西省未央区工商联副会长,“在汉长安城里种蘑菇的姑娘”,深耕食用菌循环生态农业近30年,沿着古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不止把她的蘑菇卖到了全世界,还让全世界的人沿着丝绸之路万里迢迢到长安城找她学习种蘑菇。

“我就是一个民营企业家里的职业农民,但是我学的这身‘武艺’想留下来。”王峥嵘笑着说。

事实上,她的“这身武艺”一点也不简单,主修微生物专业,8年抗生素生产研究,能够主持承担科技部星创天地、日本花甲专家等多项重大项目,与日本秋田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单位开展全球技术合作交流等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成功将微生物专业运用于农业产业,并在循环生态领域创新创业实践近30年。

“女性创业者”“中国微生物领域专业人才”“职业农民”“在长安城种蘑菇”……王峥嵘的每个关键词拎出来都是非常精彩,如今,她在西安市未央区建立了陕西食用菌生态开发示范园区,专业从事食用菌产品技术开发、菌种繁育、生产销售和技术培训推广。这个由她主导设计的园区吸引了来自80多个国家200余位农业领域的国际友人前来学习观摩,在西安累计培训了3000余人,发展食用菌栽培户千户以上,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带动了上下游近6000人就业。

到底命运的齿轮何时开始转动?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女大学生,最终把满腔青春与热忱扑向了泥土,选择农业开启了她的创业人生?

启蒙:从微生物到循环生态

王峥嵘的童年记忆中有深刻的年代烙印,70年代的陕西省农业厅家属院,每家都是13平方米的房子,隔音不好,邻居说话听得清楚,晚上房梁上跑着老鼠,家里钥匙要么在门框上,要么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大院里有食堂,父母都忙着上班,快到饭点的时候,一群孩子就抱着饭盒饭碗叮叮咣咣先去排队给家里打饭,日子过得平实而热闹。

“屋里都是一样配置,床、桌子,我们家因为妈妈是数学老师,所以多了个书柜。我比较淘气,所以当了院里的孩子王,经常带着小孩来家里玩。父母都很开明,爸爸还带着我们一起玩摔包子。包子就是折纸叠成角,互相摔,你的被摔过去了就算输。”王峥嵘回忆,“我爸爸一直是常胜将军,最后我发现他是往包子里头放了一个铁片,所以才谁也摔不过去。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这就是知识,一般人想不到。”

王峥嵘不仅是院里的“孩子王”,也是家里3个孩子的老大,她6岁的时候,妹妹3岁,每天的日程非常丰满,中午打饭,下午就要做饭,还要给妹妹煮牛奶,放学剁鸡菜拌玉米面喂鸡,星期天干家务洗衣服。6岁的王峥嵘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把步骤安排得井井有条——“洗俩小时衣服,我就能看动画片;煮完牛奶我把妹妹伺候喝了,就可以在院子里尽情地玩。这也是我妈妈常说的华罗庚优选法,其实很简单,做事之前先整体考虑一下,五六个程序先做什么,米饭蒸上就可以做菜,而不是做完菜再去蒸米饭。”

因为父母都是大学生,对生活的认知比较高,宽松的家庭氛围,知识的力量让王峥嵘从小就充满感知且能够总结。比如父母是“补课主义”的坚决反对者,这种理念影响了三代人,包括王峥嵘和她自己的孩子,都从未补过一节课,他们是“上课专注听,下课拼命玩,劳逸结合,效果更好”的朴素理论践行者。

学习对于王峥嵘而言,是日积月累,更仿佛是“某一时期突然开窍”,于是在1985年,她顺利考上了西北大学,专业是长辈们的建议,认为“21世纪是生物科技的世纪”,所以学了生物学,主攻微生物。

图书馆是王峥嵘消磨大学课后时光最多的地方,她最爱看的是有关自然界的一切知识,比如有段时间沉迷海洋生物,因为当时《大西洋底来的人》科幻片正火,她便经常去翻相关领域的书,知道了鳗鱼带电等等,“慢慢的好像不只是微生物这一块,整个对这些自然生物有了这种循环的概念,有了一种生态逻辑性”。

大学时光,除了图书馆,就是秦岭广货街的实习经历让她历历在目——“我们在广货街的邮电局招待所里住了两个月,最开心了,有时背着没蒸熟的馒头就爬山,一壶水加咸菜,就是我们路上的饭,老师教我们采标本。那时候的西大生物系挺有意思的,不局限于课本,校外实践课程很多,像我这样,到了大自然里边就很开心,让我坐办公室就不舒服,可能我就是不愿意背书,生性比较自由。”

那会的王峥嵘完全没有想到,这种“循环的概念、生态逻辑性和天性里对自然的亲近”,会成为她日后事业中的重要创新和研究课题。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西安制药厂的她,压根也没想过,未来将会走上创业这条路。

积淀:从车间到田间

“去了药厂我就被分到了车间,我从来也没有要进到机关的打算,想想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能急死我,但是让我下乡就可以。”正是因为这种心无旁骛的踏实,王峥嵘在西安制药厂的车间一呆就是整整8年。轮遍了所有的岗位,从拌料到消检,从看大罐到育种,从50多块钱的工资到转正后的107块,因为工资少,有时买件衣服就连坐公交的钱都没了,“从家带饭,骑自行车,也不敢跟家里要,因为你已经工作了。”

“我们当时菌种主要有两个工作,一个是菌种繁育,跟我现在做的是一模一样的,还有一个是菌种保藏,不能让它退化。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好师傅,言传身教,全身心在工作,对我们也要求特别严。有一次我们进无菌室,要在酒精灯保护下操作,我手上燎了个泡,疼得眼泪直往下流,但师傅就不让你出去,要等全部弄完,因为你一出去就容易造成污染,当时感觉太残酷了,但是后来就形成了我现在对流程管理的坚持。在师傅的培养下,我是第一个得到全厂先进的大学生,过去就发个奖状,那年开始发了个被子,盖上是真暖和。”王峥嵘回忆道。

1997年,农业部为了实施标准化,在全国建立了8个菌种厂试点,其中一个是王峥嵘的父亲牵头,身边急需专业人才,主意自然打到了亲闺女身上。王峥嵘想着,反正也就利用双休日去帮帮忙,做个菌种整理,建个菌种库。但这一帮,直接建立了体系,彻底离不开了。1998年,王峥嵘正式受聘于农业部陕西食用菌种场担任技术总监,负责各品种食药用菌菌种繁育、研发、测试、保藏及西北地区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与推广。

“其实等我去的时候,政府拨的钱已经花完了。当时的平均工资也就七八百,我在药厂的工资是3000多块钱,辞职到这个项目时,我爸只给我500块钱。而且我俩经常因为理念不合吵架,我爸跟我说的最多的就是,你跟农民没感情,你说的话农民听不懂。我也吵回去,我有我的专业坚持。也有委屈也有气,但是吵完接着干,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个项目的重要意义,国家拿陕西做试点是一种肯定。”王峥嵘说,“现在回想,这种磨合和实践非常重要,后来农民来了以后,我会从微生物的角度给他讲,包括我们无菌室的建设,无菌的概念,农民觉得这个人还挺专业的,我开玩笑说目前为止农民还没有跑来跟我抬杠的。”

坚持:专业是我一生的定力

理性主导人生的王峥嵘,首次创业却因为感性。

“有朋友跟我说,北郊有块闲置的空地,你做农业就要真的到农村来。我想着也对,就自己开了个车去考察。一进两边的麦田,一层薄雾从上面浮起来,里头还有人在吹笛子,那个氛围太美了,觉得就是这儿了,然后就签了人生第一份合同,租了10年的地,弄个大棚种蘑菇。其实很感谢那会儿的顾客,全是农民,西北五省的,延安的,知道我跑北郊都过来了,很信任我做的菌种,可能在菌种繁育这个行业里面已经有了口碑,我的理解就是,一个是卖菌种,第二个是卖服务。服务中正好发挥我的专业性。”王峥嵘说。

也许是和汉长安城这块土地有缘,王峥嵘后来经历过大大小小4次创业,始终都没离开过当初笛声飘出的这片麦田。

2004年,在政府和投资人的支持下,王峥嵘在西安市未央区建立了陕西食用菌生态开发示范园区、欣苗食用菌主题都市农业科技产业园。从策划、设计、建设到运营,都是她亲力打造。

“园区占地265亩,目前即将完成建设的一期,主要以培育展示都市农业、循环生态农业及特色食用菌产业为主题。我们有单拱、连拱、日光、玻璃各种温室大棚,还有现代化的菌种繁育、育苗生产加工研发中心。包括了食用菌生产废料有机基质生产、有机蔬菜种植、食用菌精深加工、药用菌研发应用、科普示范教育培训、农业科技国际交流等主要板块,集成了国内外最新设施农业栽培技术,实现了食用菌全产业链专业化、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王峥嵘介绍起园区,如数家珍。

在园区一圈走下来,无论是废料的生态循环再利用,还是设施农业的搭建,抑或菌种繁育全流程的严苛工业化,包括在进门处养的羊和小香猪,都能深刻地感受到,在这个“集大成者”的平台上,她倾注了自己毕生所学和心血,将大学所学微生物专业在农业产业上进行了彻底的转化和运用,着力构建食用菌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全产业链体系和服务平台。

“这些年找我做农业的人很多,我不知道我该干什么,但是我知道我不该干什么。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也觉得自己很幸运,可能专业知识真的是给了我一生的定力。有太多的人一生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经常追风口,风口有时也就是一阵风,吹过后你还是要踏实落下来活着不是?”王峥嵘感慨。

她给我们看马斯克睡在发动机旁边的一张照片:“你看他睡在一堆零件里多么踏实。无论身上有多少光环,这张照片说明他是真正的技术人员,我觉得这种状态非常棒!心无旁骛,我就想干这个。”

她说起在国外一对大学同学,两个人都是博士,静悄悄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搞研究,同学说有时候有个小鹿路过会来他们房间好奇地探探头,她觉得这种生态和工作状态就非常好。

“在国外,真正的职业农民是非常受尊重的,也是高收入人群。要成为真正的职业农民,你真的要懂很多学问和专业知识,很多人觉得农业门槛低,其实它需要有全球的视野,因为耕种相关的这件事情和全世界息息相关。包括对自然和生命的认知,土地并不是工具属性,它是活着的生命,你在它上面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得到大自然的回馈。”王峥嵘如是说。

展望:“中国蘑菇世界知道”

园区与西安植物园合作的菌渣基质化生产技术研发获批西安市地方标准,王峥嵘在参加了在韩国首尔举办的全球土壤改良生态修复大会后,触动很大。

“我们这个园区,准确讲打造的是都市科技循环生态农业,首先它没有垃圾的产生,它消解垃圾,因为微生物的生产就是消解动植物残渣,目前很多园区不能把这个循环建立起来,其实是因为对微生物的概念不太了解,包括选用的设备技术,甚至操作的流程都会有许多误差,这个就是我们的强项。其次,它离市政府就几公里近,是标准的都市农业,可以吸引市民从事农业,现在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专业人才匮乏,我们这里就像一个微缩版窗口,我希望能用科技化、循环化的理念进行全产业链的培育和呈现,相信随着经济的调整,农业创新化的一些举措,起码能够让人持续关注这个产业。”

正是源于对专业的坚持和深刻的认知,王峥嵘打造的企业被世界有机合作机会组织吸纳为成员单位,作为承载平台,园区每年接待大量欧美有机农业从业者和学者来访学习,园区自己研发生产的菌种菌棒也漂洋过海,卖到了世界几十个国家。

目前园区不但成为西安市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和稳产保供基地,被列入西安市科技局重大实施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度陕西省级农业标准化试点,被陕西省工商联树立为省级“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项目,还成为了各级农业专家服务站。

如今,王峥嵘配合政府多个职能部门开展产业扶贫,为了探索农业产业如何效益提升,拓宽农产品升值空间,她的足迹遍布了陕西上百个县乡村。

同时,欣苗与欧美多国食用菌及农业从业者建立了长期的交往与合作。每年接待的学员遍布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荷兰、丹麦、日本等农业发达国家,为来自世界各地农业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产业技术培训与深造交流平台。

让王峥嵘没想到的是,随着“中国蘑菇世界知道”得越来越多后,欣苗农业开出的推荐函,居然成为“国际通行证”,成为全球寻找有机农业相关工作领域很有竞争力的资历证明。来自澳大利亚、葡萄牙、日本等国的多名农场主学成回国,还在当地建起食用菌产业基地。

“我相信,随着中国科技循环农业产业的全球发展与推广,来中国请教‘种蘑菇’的人会越来越多。我在汉长安城种了20多年蘑菇,也算为中国都市科技农业的推广做了些实事,把这身武艺彻底传出去,我毫无保留,也就真正踏实了。”王峥嵘如是说。

图①2016年7月,在一带一路起点接待来自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有机农业生产者,宣传中国农业和食用菌产业,弘扬农耕文化和汉文化。

图②2015年9月接待来自俄罗斯、法国、比利时、瑞典等国农业农场主及农业产业爱好者访问,传授食用菌产业生产技术,介绍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图③2015年11月作为食用菌业鉴宝专家,受第十八届杨凌农高会省农村广播邀请,参加农高会直播节目,向听众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及行业发展前景。

本报记者刘可通讯员陈立颖